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全球半導體設備集中度相對較高,光刻機、刻蝕機等核心設備均被海外龍頭 ASML、應用材料、東京電子等廠家壟斷,占有高達 90%及以上市場份額。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是產業(yè)升級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未來 3 年國內有超過 20 家 FAB 廠擴產或新建,測算設備投資規(guī)模達 760~830 億元,目前設備平均國產化率僅 5%~10%,替代空間巨大。
在國內蝕刻機領域,目前,刻蝕機國產化率達到 18%,晶圓加工核心設備中國產化率占比最高的,且比率處于逐年上升態(tài)勢。中微公司和北方華創(chuàng)市場份額占比較大,國產化貢獻率較高。
2016 年,北方華創(chuàng)研發(fā)出 14nm 工藝的硅石刻機。2017 年北方華創(chuàng)研發(fā)的中國首臺適用于 8 英寸晶圓的金屬刻蝕機也成功搬入中芯國際的產線,是國產高端裝備應用工藝的又一次重要突破。不僅打破了國際設備廠商的壟斷,改變了近年來 8 英寸金屬刻蝕機一機難求的艱難局面。同時,國產金屬刻蝕設備國產化應用,還有利于降低芯片生產企業(yè)設備采購成本。北方華創(chuàng)集團總裁趙晉榮曾提到,北方華創(chuàng)的產品出來后,不僅把國外產品價格降低了三到四成,還幫助芯片制造企業(yè)提高了議價能力。
公司自 2017 年重組之后,過去幾年的收入實現快速增長,2017-2019 年分別實現營業(yè)收入 22.23、33.24、40.58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37.01%、49.53%、22.10%;2017-2019 年 分 別 實 現 凈 利 潤 1.67/2.83/3.70 億 元 , 同 比 分 別 增 長 21.10%/69.46%/3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