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德時代在2024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公開了其滑板底盤商業(yè)化的最新進展。
據時代智能董事總經理楊漢兵在行業(yè)會議中介紹,公司滑板底盤產品兼容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體系,將分別在今年下半年和三季度實現(xiàn)量產。前者帶電量約91.2kWh,對應805km續(xù)航;三元版本滑板底盤帶電量則將達到115.3kWh,對應1012km續(xù)航。另據此前披露的消息,該滑板底盤還具備快充能力,三元版本可實現(xiàn)5分鐘充電續(xù)航300km。
產能方面,早于2023年1月,時代智能便在江西宜春投資建設了首個滑板底盤生產基地,為批量供應做好準備。
市場方面,寧德時代滑板底盤已與國內哪吒汽車、越南車企VinFast等達成了合作意向,并完成了基于客戶車型(B級轎車)的第二輪冬測。首款搭載滑板底盤的車型有望于今年年底上市。
楊漢兵透露,時代智能在國內和海外市場還有意向客戶在洽談合作,國內已經簽約三、四家,另有國際車企接近商務條款談判階段。
寧德時代滑板底盤量產在即,背后是提高電動汽車經濟性的“迫在眉睫”。從最新公布的財報來看,有新造車企業(yè)在過去一年的毛利率已跌破2%,遠低于行業(yè)此前“達到20%毛利率才能存活”的共識。
為了解決新能源車企“至今難盈利”的問題,采用標準化硬件來降低車型研發(fā)的費用和周期十分有必要。
楊漢兵指出,汽車行業(yè)進入了“摩爾定律”時代,車型更新周期正不斷縮短:電動化階段,產品迭代時長已從原初的8-10年下滑至3-5年,而智能化更是將這一周期壓縮到了1-2年。
同時,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只增不減,意味著車企只有在更短時間內開發(fā)出具有更高差異性的產品,才有可能滿足越來越智能、多樣的需求。
有車企人士在同場會議中指出,2023年在售新能源車型403款、平均月銷量只有1500輛。若車型無法顯現(xiàn)出規(guī)模效應,其研發(fā)成本就無法被有效攤薄。
此背景下,寧德時代認為,車企需要集中資源去“建立靈魂”,而不是為每一個新車型重復造一個已經成熟且可以標準化的底盤硬件,并投入數(shù)以億計的高昂成本。
由于滑板底盤直接取消了“電池包”這一構成,直接將電芯集成于底盤上、使底盤同時成為“能量”和“移動”的載體,既對內省去了電池包的重量和能耗、提高車內空間利用率,又由于其標準化程度高、可進一步減少整車開發(fā)成本。
楊漢兵表示,在時代智能的滑板底盤基礎上,車企可以18個月之內推出一款新車,相比此前36個月、48個月的時間大幅縮短,“開發(fā)成本可以節(jié)省60%至70%,硬件成本也可以比其他車企下降約5%?!?/p>
同時,整車廠的多個車型、多家車企都可共用一個滑板底盤平臺,最終降低車輛開發(fā)的初始成本。楊漢兵稱,針對滑板底盤產品,時代智能可以只收取主機廠自行開發(fā)滑板底盤費用的三分之一。
寧德時代強調,其滑板底盤開放EE接口和機械接口,為汽車設計師、產品經理在造型設計、智能化體驗功能等的開發(fā)上,充分留出了體現(xiàn)個性化、差異化的空間。這也是寧德時代對于“滑板底盤將挑戰(zhàn)車企整車控制能力,很難推廣”質疑的回應。
對于電池企業(yè)來說,在電芯低至0.4-0.4元/Wh、且車企亦開始進行電池自研自產的時代,基于電池結構創(chuàng)新,提供解決終端痛點問題的電池解決方案,是維持議價權相對平衡、守護毛利率的重要途徑。